从一乡一品的起源与发展,看乡村振兴的破局之道

发布时间:2024-05-07 信息来源:至尊全讯555050

当我们谈及乡村振兴,很容易联想到那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手工艺或是深藏于乡土的文化。

而“一乡一品”,正是这样一个将这些地方特色产品推向世界、赋予乡村新生命的策略。

那么,一乡品又是如何起源和发展的呢?

回望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乡一品”这个概念其实与日本有着深厚的渊源。

1979年,日本大分县的平松守彦知事,面对当地农村日益萎缩的困境,首次提出了“一村一品”的构想。

平松守彦希望每个村庄都能发掘出自己的特色,以此来振兴经济。这一策略在日本迅速取得了成功,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当我们站在今天的角度看“一乡一品”,也不难发现,它其实是一种经济地理学的实践,是对地方资源的深度挖掘与再创造。

每一个乡村,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只是很多时候,这些资源被埋没在了岁月的尘埃之中。

“一乡一品”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唤醒这些沉睡的资源,让它们在现代市场中焕发新的活力。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一乡一品”的理念也跨越了国界,成为了许多国家乡村振兴的共同选择。

泰国、蒙古、菲律宾,甚至是发达的美国和澳大利亚,都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探索出了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然也不例外。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便引入了“一村一品”的概念,试图通过挖掘乡村的资源和特色,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乡村振兴之路。

到了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明确提出了推进“一村一品”的发展策略,这无疑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图片图片制作 金玺

真正让“一乡一品”在中国大地上遍地开花的,还是中国一乡一品产业促进计划的启动。

这一计划不仅整合了社会力量,更建立了一套科学的产业提升体系。从教育培训到规划辅导,从标准制定到产品评价,再到责任赔付和防伪溯源,每一个环节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打磨。

而背后的大数据平台、营销渠道和产业基金,更是为“一乡一品”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使得每一个乡村都能在这个体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将自己的特色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我曾走访过许多参与“一乡一品”计划的乡村,每一次都让我深感震撼。

在甘肃张掖的小镇,当地农民通过挖掘传统的红枣种植技术,成功打造出了独具特色的红枣品牌。在湘西永顺的村落,村民们将传统的竹编手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创作出了一系列深受市场欢迎的竹编产品。

这些成功的案例,都是“一乡一品”理念在中国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它们不仅为乡村带来了经济的繁荣,更为乡村的文化和历史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当然,“一乡一品”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政府的引导,需要社会的支持,更需要乡村自身的努力和创新。正是这样的努力和创新,让我们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希望和可能。

我们为“一乡一品”在中国取得的成就而自豪,在未来,我们更期待这一理念能在中国的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因为,“一乡一品”不只是一种经济策略,更是一种对乡村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与发扬。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一起携手,用“一乡一品”的理念,为中国的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更让每一个乡村,都能成为这个时代最亮丽的风景线。

我想说,“一乡一品”也不仅是一个口号,更是一个行动指南。它告诉我们,只有真正了解和挖掘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而对于乡村来说,这更是它们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

 

作者:郑长宁 南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研究生、中国民贸融媒体工委主任、中国一乡一品(天津)数字经济产业中心管委会副主任、一乡一品(天津)生态科技公司总裁、喧传传媒总经理、鸿方科技CEO

中国民贸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贸
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贸
微信小程序
中国民贸微博
中国民贸
微博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