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

发布时间:2013-08-26 信息来源:至尊全讯555050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深入保护和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
  一、推进铜鼓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实现重大突破。2012年,文化部同意在河池市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实验区”。目前河池市已建立铜鼓文化生态保护村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习所6个、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个、传习示范户6个、传承集体10个。
  二、建立健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和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保护名录。目前,全市已有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92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7项,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4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4项,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6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8项,名录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
  三、做好民族文化的影像记录工作。对本地的民族风情进行抢救性拍摄录制,《铜鼓山歌张扬民族个性,艺术创新增添文化品牌新魅力》、《“天下第一傩”在环江民族文化落成》等新闻和纪录片,全面展现了河池市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2012年,推出河池世居少数民族系列纪录片,集中宣传展示河池7个世居少数民族风情。《民族记忆的背影》全面展现了河池市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申保所取得的成果;《白裤瑶葬礼》、《神秘的傩面舞》、《壮语山歌王》、《美丽的仫佬山乡》等,从不同侧面生动地记录了河池市各少数民族民俗风情。
  四、通过舞台艺术弘扬优秀民族文化。在推进国有文艺院团体制改革过程中,河池市结合河池市情实际,充分利用了河池民族文化资源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亟待挖掘的特点,对需要完成体制改革的8个国有文艺院团,通过“划转”方式,将国有文艺院团的人、财、物划转入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等,让其专门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传承以及文艺辅导和展演方面的工作。2012年,河池市精心打造的舞台精品剧——大型民族音舞诗《铜鼓》正式首演,展现了河池独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风情。
  五、加大对民族特色村寨的保护和建设。河池市积极开展以特色民居保护和改造、特色产业培育、特色文化传承、民族团结进步活动创建为主要内容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作,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2010-2012年以来,共投入少数民族发展资金600多万元,打造了仫佬族、毛南族、瑶族等一批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六、开展全市民族特色文化村寨调查。河池市在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小长安镇龙腾村开展试点调查工作,目前试点调查工作已结束。拟通过调查,全面了解各县(市、区)民族特色文化村寨的现状,同时收集一批民族特色文化项目资料予以研究并合理开发利用,并命名一批民族特色文化村寨,确定一批民族特色文化项目。
中国民贸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贸
微信公众号
中国民贸
微信小程序
中国民贸微博
中国民贸
微博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